中國網西南印度洋2月22日訊(特派記者 葛蕾) 隨著“潛龍二號”第二航段第二次下潛成功歸來,科考隊員緊接著連夜開始了本行段的第二次、第三次電視抓斗(TVG)作業。
科考隊員緊鑼密鼓地做抓斗下放前的準備工作
由于第一次的電視抓斗作業沒能在海底有所收獲,這一次的電視抓斗作業,作業組卯足了勁準備。經過了對電視抓斗、兩個濁度儀、絞車的反復檢查準備,當地時間2月18日晚上10點,電視抓斗順利入水了。
兩個小時后,電視抓斗到達深度為2552米的海底。彼時,所有實驗室和餐廳的電視屏幕上均切換成了電視抓斗攝像頭拍攝的畫面。忙了一天的科考隊員聚集在餐廳吃夜宵,馬上抓斗就要取樣了,大家都停止了進食,盯著電視屏幕。大家通過攝像頭看到,電視抓斗所在的海底除了泥沙,還有石頭。在工作人員操作下,電視抓斗合攏“虎口”,抓住了幾塊石頭。“好!”餐廳里一陣小小的歡呼聲。“抓到石頭是好事,說不定有硫化物呢。”大洋40航次第二航段首席倪建宇說。
抓斗采到5塊大型石頭
一個小時后,當地時間19日凌晨一點左右,電視抓斗被順利回收上來。隨著“咚咚咚”幾聲悶響,電視抓斗張開虎口,“吐”出五塊黑色石頭。大家馬上圍了過去,拿著取樣錘“咣咣咣”對石頭進行分解檢查。“有可能是玄武巖,但也不排除有熱液活動跡象,最終結果還得等回國后做進一步的檢驗。”第二航段專業助理廖時理對記者說。在驗看了一番后,科考隊員將石頭裝進樣品箱,待回到國內后進行進一步的檢驗。
科考隊員敲下小塊石頭進行驗看
經過了一番修整,凌晨兩點半,電視抓斗再次入水。此次抓斗作業也非常順利,19日凌晨4點40分,抓斗到達海底,40分鐘后,抓斗成功抓取了海底沉積物。早上6點30分,抓斗順利出水。“這次電視抓斗作業,采集的樣品非常豐富。”廖時理說,“石頭雖小,但從外觀看,是有熱液蝕變跡象的玄武巖,并且有石英脈穿插,可以看出,它的蝕變種類豐富。另外,砂土是一種有孔蟲砂,這應該是比較有科研價值的。”
有熱液蝕變現象的玄武巖
有孔蟲砂
熬了一個通宵,兩次電視抓斗作業均滿載而歸,而作業組也已精疲力盡。抓斗作業完成后,AUV(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組緊接著開始了“潛龍二號”的第三次下潛作業。經過了兩個小時的準備工作,19號早上7點30分左右,“小黃魚”又歡快地下水了。據悉,“潛龍二號”將于20早上6點左右完成在“龍旂熱液區”的探測任務,自動拋載上浮。之后,科考隊員將會對一年前布放在附近海域的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進行定位、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