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华人精品视频,国产日韩专区无码

以夢為馬 筑夢深藍 ?——道真中學海洋科普教育及海洋意識培養紀實

時間:2023-02-02 14:56:36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田婭 雷繼華 丨 責任編輯:孫玥

“向海而興,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為海制”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必須義無反顧地走向海洋、經略海洋,堅定不移地走以海富國、以海強國的和平發展之路。縱觀世界海洋大國的發展歷程,建設海洋強國不僅需要強大的海洋經濟、海洋科技等硬實力,同樣也需要海洋文化、海洋教育、海洋意識等軟實力的強力支撐。提升全民海洋文化教育和海洋意識培養已經成為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沿海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對于受地理條件限制的內陸地區而言,海洋意識教育的培養實為艱難,同時又十分必要。如何更好地開展海洋科普活動,隔海千里、地處云貴高原的貴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道真中學在海洋科普教育及海洋意識培養方面效果顯著,尤如沙漠里的綠洲,正在茁壯成長。

建立海洋社團,播撒海洋種子

增強高中學生海洋意識,離不開平臺建設和團隊建設。2018年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捐建“道真中學海洋圖書館”以來,學校便醞釀如何更好地利用海洋圖書館這塊沃土培養我校學生的海洋意識。播下一粒種子,收獲一份希望。我們想到首先必須要成立了一個“海洋科普社”。以后的各種海洋活動都以海洋圖書館為平臺,以海洋科普社為推手,推動海洋活動的順利開展。2020年9月,道真中學“海洋科普社”正式成立。首任社長鄭鵬說“雖然我們地處內陸地區,離海洋較遠,但我們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信心和決心,相信我們能為建設海洋作出貢獻。”

開展海洋班會,刮起海洋之風

雖然地理環境受限,但學校努力營造海洋氛圍,設置了海洋文化教室,身著“海洋風”校服的學生們穿梭于海洋圖書館和海洋文化教室之間,猶如一朵朵歡快的浪花,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在課程設置上,學校以《我們的海洋》教材為藍本,定期開展集中教學。同時,還以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孩子們了解海洋。高一(17)班就組織了一次以“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為主題的班會。學習委員何歐陽表達了對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認識:“我國要建設的海洋強國是‘強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強國,這源于我國和諧文化的傳統、和平發展的法律基礎以及建設‘和諧世界’的國家戰略。”田婭老師對此表示贊同:“何歐陽同學說得很對。600多年前,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傳播了中華文明,為世界航海事業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今,我們要重新整裝,再次揚帆起航。建設海洋強國不僅勢在必行,而且勢在必成。”

除了設置課程和不定期召開“海洋”主題班會,學校還開展多種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親近海洋。經過努力,海洋科普社社員們編撰了社刊《古詩詞中的“海”文化賞析》,通過搜集與海有關的古詩詞,讓大家感受古詩詞中的大海之美。同時,科普社還定期編輯出版社刊——《我校的孩子有了海》,記錄社團活動,選登社員優秀作品,通過分享讓更多同學感受海洋的魅力。

聆聽海洋講座,施肥海洋幼苗

為了進一步提高同學們認識海洋、熱愛海洋的興趣,我們還不定期邀請海洋專家現場做講座或在線上聆聽海洋專家講座。通過專家講座,開拓師生眼界,增長師生見識,為海洋幼苗施肥,促進海洋幼苗健康成長。2019年11月,在“基金會”的組織下,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員林寧教授受邀蒞臨道真中學,為師生帶來了《國之強盛始于海洋》的海洋科普“盛宴”。講座結束后,海洋科普社社長牟棪同學說:“聽了林寧老師的講座,讓我這個深處大山的孩子備受啟發和鼓舞,正如習主席的話‘我們要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這是我們新時代青年人應該擔當的責任和使命。”楊童同學說:“林老師以一種新角度,從多方位、多層面為大家展示了當前海洋的形象,闡釋了國家急需加大海洋強國建設的原因,打破了以往的固在形象,增強了同學們的憂患意識,激發了同學們對建設海洋強國的熱情與信心。”張艷同學說:“‘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我原以為海洋只是講各種動物,哪里知道還有那么多‘海洋法規’及其重要性!”

此后,道真中學不斷邀請海洋專家或在“基金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大學等專業海洋學術機構的組織下,組織學生聆聽海洋科普講座。

追溯海洋變遷,尋找海洋足跡

貴州雖地處內陸山區,但在幾億年前也曾經是海洋,由于海陸變遷,從過去的海洋變成了現在的云貴高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鍛煉他們追溯海洋的實踐能力,2021年4月,學校特成立了“道真中學海洋科普社化石小組”,通過實地考察采集海洋生物化石,了解海陸變遷。目前,本小組共探尋到了“角石、菊石、三葉蟲、珊瑚”等古生代至奧陶紀的海洋生物化石,充分證明了本地在奧陶紀以前為海洋環境。

通過化石采集活動,同學們提高了追溯海洋的社會實踐能力,也深化了對海陸變遷的認識,提高了對海洋探究的興趣。2021年6月,在“世界海洋日”到來之際,同學們把尋找的一塊非常完整的角石化石捐獻給了國家海洋檔案館,豐富了檔案館的化石數量和多樣性,推進海洋檔案館的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參與海洋競賽,激發海洋熱情

開展海洋知識競賽,是為了讓大家把所學的海洋知識加以應用和傳播為目標。我校充分利用中國科協、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和中國海洋學會搭建的平臺,積極參加“‘全國科普日’‘全民安全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海洋日’等特殊節點的、專業的海洋知識”競賽。通過競賽,不僅激發了同學們更大的學習海洋知識的興趣、而且增強同學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2020年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青島國家海洋實驗室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海洋守護者’青少年海報設計”比賽獲獎者雷田蘭歆同學說:“進一步學習海洋知識、增強海洋意識、弘揚海洋文化是每個學生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以建設海洋強國、實現藍色夢想為己任。”

分享海洋經驗,升華海洋精神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海洋有著開放、包容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為了與更多的師生和同仁交流,聽取更多意見和建議。2021年3月28日,我們舉辦了“海洋科普成果展”。該成果展得到了《中國自然資源報》的高度肯定,并刊登在2021年3月30日的第5版。2021年5月18日,原校長姚思勇受邀請,在“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海洋育苗項目校長座談會”上作了題為《參加海洋活動,播撒海洋種子》的經驗交流。2021年6月3日,雷繼華老師應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邀請,在“第九屆全國少年兒童海洋意識教育論壇”上以《創新海洋教育,播撒藍色希望》為題進行了海洋教育經驗分享。2021年7月30日,《親海》特刊以《心懷大海 揚帆起航》為題將道真中學海洋科普教育紀實進行了整版報道。2022年9月,韓鋒校長受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邀請,在“海洋科普沙龍暨教師科普能力提升培訓”上作了海洋教育經驗分享。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通過大家的分享和交流,既體現了海洋的無私奉獻精神,又為將來培養海洋意識拓寬了新思路,升華了海洋精神。

報讀海洋高校,厚植海洋情懷

經過近兩年的宣傳、培養,我校部分高三學子已經將海洋“根植于心,踐之于行”,堅定地報讀了海洋高校或渉海專業,為將來建設海洋強國奮斗終身。2018年全校共有2人報讀海洋高校,2019年也僅有3人報讀涉海專業,而2021年有17人考入了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雙一流海洋高校。考入中國海洋大學的余珊珊同學說:“雖然我從大山深處來,但我要擔負起終身宣傳海洋的責任,讓更多的人了解海洋、關心海洋。”考入上海海洋大學的江伊烽同學說:“通過海洋科普社參與海洋科普活動,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海洋文化氛圍,激發了探索海洋、保護海洋的興趣,因此我報考了上海海洋大學。”


附照片:


海洋科普社社長、副社長合影

海洋科普社部分成員合影

以“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為主題的班會

海洋強國夢主題班會

海洋科普社編撰的部分讀物

海洋科普社成果展

林寧教授《國之強盛始于海洋》講座

鄭子寒同學與“IPDO397航次船上專家進行‘船-岸’連線”

同學們在野外尋找海洋生物化石

同學們探尋并捐給中國海洋檔案館的“角石”化石

2022年“我愛海洋‘雙講’大賽”比賽現場

2020年“青少年‘海洋守護者’海報設計”比賽現場

韓鋒校長在作海洋教育經驗分享

雷繼華老師在“海洋意識教育論壇”上發言

校園隨處可見的“報讀海洋高校”的宣傳


2022年考上“海洋高校”的部分同學合影

“建設海洋強國,維護國家安全”升旗儀式講話